大国工匠巩鹏

发表时间:2018/1/16 浏览

大国工匠巩鹏

——导弹精确制导研磨师

巩鹏,中共党员,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33所钳工,高级技师,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。他主要承担导弹武器控制系统关键件的加工和生产任务。巩鹏设计制造80余套工装和加工设备,提高工效从几倍到几十倍;技术革新20余项;排除产品故障数十起,直接创造经济效益近2000万元。

巩鹏曾获得“全国技术能手”等荣誉称号。

一说导弹,大家肯定把它与“高精尖”联系在一起。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,正是因为导弹技术太高新太尖端,很多零部件的加工是无法通过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机床来生产的,必须由人手工打造。

在九三阅兵方队中,就有六个型号的导弹关键部件的打造需要借助高超的手工技艺,甚至可以说,这些零件的加工精度,直接决定着导弹能否准确击中目标。所以,下面我们就来认识这样一个拥有手工绝活的普通钳工。他叫巩鹏。

直径0.2毫米头发丝粗细猪鬃,巩鹏却能在上面用电钻精准打下一个孔,导弹上零件安装时最小的孔就是这么大。别看它小,稍有一丝偏差,就会影响导弹打击的精确度。这样的绝活,在巩鹏看来,就是小菜一碟。因为在他们的钳工班,所有的导弹精密部件加工都要借助钳工们的一双巧手,需要更牛的绝活。

巩鹏曾经研磨的一个零件,是导弹上的一个关键部件,它只有矿泉水瓶盖大小,可是平面精度的要求却是机器都无法完成的12级。12级意味着要细至一根头发丝的千分之三。

2009年以前,这样的研磨零件只能委托一家企业代为加工。由于会研磨的技术人才少,企业常常拖延供货时间,这让做钳工的巩鹏很是看不下去,他决定要争这口气,自己尝试着研磨。不仅最终干成了,而且一下子把产品合格率从50%提高到了100%。

一个看似简单的动作,巩鹏却花五年多的时间来练习。零件底下有没有颗粒状的异物,有没有划伤,巩鹏现在凭指尖触摸就能感受出来。

巩鹏在钳工班里得了一个绰号:大师。因为好胜,所以巩鹏爱钻研。只要有技术上的难题,他就要去挑战。而巩鹏却给自己取了个名字,“天蓬”。

巩鹏曾说:天蓬元帅,是个元帅嘛。我就喜欢猪八戒,这个人物你说他懒惰、胆小,但是他快乐,平平凡凡的,但是在关键时刻他也能起到他的作用。

关键时刻要起作用,这是巩鹏给自己定下的一个标准。但其实,刚参加工作那会,他还没这想法。

八十年代那会儿,巩鹏刚刚20岁,正是我国军工行业不太景气的时候。那时候,流行一句话: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。

收入不高,干活很累。一直到现在,在巩鹏身边,离职跳槽的还有不少。外人给的月薪,即便对现在一个月只有四五千工资的钳工们来说,无疑也是颇具诱惑力的。但是看着父母干了一辈子的军工厂,巩鹏觉得他还有梦没圆。

耐住寂寞的坚守,最终没有让巩鹏失望,这些年,巩鹏的企业越来越忙,他们制作打磨的精密零件,被安装到了越来越多的新型导弹中,地空导弹、舰空导弹、岸舰导弹、巡航导弹,导弹的技术越来越新、换代的速度也越来越快。

巩鹏的妻子,和他同一个单位,但是岗位更加机密。两个人经常一起上班,一起下班,就是苦了儿子。为了弥补对儿子的愧疚,这些年,巩鹏每周都要抽时间陪儿子去打场羽毛球。

今年的九三阅兵,巩鹏很荣幸地成为单位唯一受邀参加观礼的人,当看到自己生产的六型导弹出现在天安门广场,他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,喊出了“祖国万岁”。

巩鹏自述:平时你要是没事你喊祖国万岁,你觉得好像觉得有点别扭,但是你在那时候,就是你不知不觉,它就脱口而出,大家都喊祖国万岁。我们的祖国,现在真的是强大了。希望将来咱们产品越来越多,型号也越来越多,我们军队会越来越强大,我们国家会越来越富强。

上一篇:农民劳模巩玉波下一篇:巩黎明先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