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别山区的巩乡长
大别山区的巩乡长
巩延邦先生,江苏宿迁人,1920年3月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,解放战争时期,他曾担任解放军排长和大别山区的乡长。世代以耕田为业,旧社会靠租种富人家的土地来维持生计,一直过着苦难贫穷的日月。1942年,正值日寇践踏我国土,屠杀我同胞,整个中华大地沦陷在战火之中,山河破碎,国难当头,他背乡离井投奔八路军,成为一名光荣的八路军战士。不久,他被选入骑兵连的侦察班,后来还当上了侦察班长,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到
在八路军队伍里,他刻苦学习政治、军事和文化,不断成长进步。平时训练特别能吃苦,打起仗来冲锋在前,敢于拼命。经过多次战斗考验,政治素质和军事技能得以提高,并得到上级认可。
一次,队伍上因军情紧急,领导安排他执行一项特殊任务:在规定时间内,必须将一份情报送达上级首长。接受任务后,他快马加鞭,如风驰电掣一般飞奔而去。途中,凭着机智勇敢,他巧妙地穿越敌人的封锁线,甩掉维持会和土匪武装的堵截。当他把情报亲自交给部队首长时,自己精疲力尽,战马则劳累致死。正是这次出色完成任务,部队提拔他担任侦察班长,还被吸收为一名共产党员。此后,他经常带领侦察班的战士深入敌战区,或到前沿阵地侦察敌情,搜集情报传递信息。他跟随部队转战于淮海战场,活动于苏北、皖东北一带,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,英勇杀敌,屡次立功受奖。
解放战争时期,巩延邦同志远离家乡,随所在部队一路跋山涉水,配合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区。部队在那里开辟根据地,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,多次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围剿和扫荡。桂系军阀统治下的大别山区,敌人的战斗力相当强大,每次战斗都异常惨烈。几次仗打下来,部队伤亡很大,他所在连的兵力最后只剩下几个人了。后来他常常跟后辈们说:“比起那些牺牲的战友,我能活下来也算是很幸运的了。”
大别山区地形复杂,山道崎曲,老百姓生活困苦,直接影响到部队的军饷供给,官兵处境极为艰难。干部战士经常挖野菜采野果充饥,有时行军作战还要忍饥挨饿,历经千难万险。时任解放军排长的他,又领命担任大别山区的乡长,负责组织农会,建立基层政权,发动群众搞好生产,给部队提供支援。与此同时,他还带领战士和群众,清匪反霸,抓捕特务,时刻保持警惕,严防敌人反攻倒算。
生前他还讲过,国民党经常派遣特务到大别山区刺探情报,伺机搞破坏活动。有一次,一个来路不明的人流窜到山区,形迹十分可疑。经侦察分析,认为这是一名国民党特务,就派人跟踪盯梢。特务见情况不妙,欲乘机逃跑,巩乡长迅速组织力量,将其目标锁定,选择有利地形,实施追击,迂回包抄靠近。当追至山村一个农家院子时,目标却突然消失。他当即布置警戒,带头冲进院子搜捕。这时,只见那个半开着门的屋子里烟雾缭绕,一屋子的人有的在赌博,有的在聊天,有的在围观吆喝。狡黠诡诈的特务就混在人群中,若无其事装作是在看热闹。经过一番认真排查和仔细盘问,特务终于露出了马脚,被当场擒获。
巩乡长在大别山区,与那里的群众生死与共,鱼水情深,一直工作到解放。待山区形势完全平稳后,因其文化水平所限,部队安排他复员回乡,享受革命军人待遇。转到原籍后,他任职党小组长,参加地方社会主义建设,受到当地干群的尊重和爱戴。在互助组、初级社和高级社时期,他都是积极分子和骨干力量;成立人民公社后,帮助生产队犁田打粮,看护庄稼,热情服务于家邦亲邻;一年四季,风吹日晒,收割耕种,辛勤劳作于田间地头。每次到县军人疗养院疗养期间,从天亮到傍晚,仍然脚手不停,帮人打水、扫地、择菜、刷锅洗碗等,忙于疗养院的各种公益劳动。所到之处,无不彰显革命军人本色,体现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。
回乡几十年来,他一直在家务农,坚守生产第一线,儿孙满堂,安度晚年。巩乡长病逝于2008年10月,享年89岁。巩延邦同志是一名拼杀疆场的抗战老兵,是建立大别山根据地的有功之臣,是家乡人民的自豪,是巩氏家族的骄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