鼓励农村兴建祠堂修撰族谱
鼓励农村兴建祠堂修撰族谱
农村建祠堂修族谱,这是一件好事情。中国人的根在哪里?就在族谱里。中国人的寄托在哪里?就在祠堂里。
一个中国人,你可以是无神论者,或是有神论者,但是你必须敬奉祖先,因为这种思维永远留存在中国人的血液里。我们为什么供奉祖先?因为祖先能够保佑我们,给我们带来平安。这个理由好像让人觉得挺搞笑的,但这恰恰就是现实。这说明了什么?说明我们是在祖先的庇护下成长,祖先就是我们的根。
兴建祠堂也是更好地供奉我们的祖先,让我们心里更加的踏实,上苍面前,祖先似乎离我们更近。重新修建祠堂,续撰族谱,就是让我们认识祖先曾经的辉煌,也激励了这些后世子孙们,必须要努力,否则对不起祖先,成不肖子孙。所以,这绝对是好事,我们应该鼓励。
一、价值宣言,仪式上需要光宗耀祖。
改革开放四十年,解决了温饱、小康问题,农村人也有了更多精力和实力,来考虑精神世界的满足,体现人生价值的存在。
修祠堂、拜家谱,就是精神世界价值感的时空满足。修祠堂,空间上展现了这种生命存在价值感;拜家谱,时间上展现了家族不断代,流转接续,兴旺发达。无论是修祠堂好,拜家谱也好,本质上是情感上链接与祖先的通道,展现成功的精神价值。
修祠堂、续家谱,一般多由家族中有威望、有能力的人担任牵头人,经费自筹或自愿认捐。不成文的规定是,多捐者总能在形式上给后人留下痕迹,或在祠堂里碑碣上留名,或在家谱上留下纪念。这何尝不是一种荣耀!
二、祖先崇拜,寄托民间信仰空间。
中国的历史是官方的历史,有家庙、天坛、孔庙、尚书庙等纪念活动场地,有史官记述历史等。很久以来,一些地方不允许民间公开建家庙修家谱。不过,民间对官方的模仿体验,则一直都存在。修家谱、建祠堂,其实就是对官方信仰的民间模仿。
在学术研究上,一般称呼民间信仰为中国第六种宗教。民间信仰包含了崇拜祖先、敬拜地方神灵信仰,如妈祖、临水夫人、将军庙、天后宫等。所谓的宗教信仰,必然是有程序化的仪式、宗教活动场所、成文经典教义书籍等内容。而民间信仰中,家谱就是文本,祠堂就是空间场所,逢年过节的祭祀拜谱就是仪式。
对祖先的崇拜,古已有之。逢年过节祭祀祖先,契合情理。国家法定节假日清明节,从法律上确认,国家承认这种祖先信仰的合法性。建祠堂、修族谱,精神有所依托,行为有敬畏,是有利于社会稳定的。为了荣耀祖宗,必然在行动上发奋图强,这也是有一定现世价值的。追思怀念祖先,我们珍惜当下。
三、文化传承,丰富农村公共生活。
乡土风情的文化特征,一个是熟人社会,一个是情感社会。迈向新时代,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是,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弱化,情感链断裂,一切向钱看。由此而来的“文化震惊”,让我们内心总是怀念过去。
值得肯定的是,新时代的现代化,不是对全部传统文化的否定。部分传统文化的式微,并不否认它的当代价值。
那人们怀念的过去,到底是什么呢?是文化。建祠堂修家谱作为一种传统文化,有其一定的社会价值。修祠堂续家谱的系列活动,在操作过程中,能够重新唤起百姓对公共事务的关心,重新凝结起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热情,增强人们对家乡对家族的归属感。
四、家族情怀,展现亲情凝聚力。
有人说,人生是个大舞台,我们只是按照剧本在表演。而我们的剧本就是生活场景,台词就是游戏规则。在人生的大舞台上,我们努力工作,认真生活,终究不过是让自己认可自己,让别人承认自己。
祠堂、家谱,作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中华文化传承,有很强的范围界定。修祠堂、续家谱,就等于是树立了大家族的形象与荣耀。这在农村意义很明显,因为这是在告诉其他家族:我们是个大家族、有悠久历史的大家族。这也是一种自豪感、安全感的需要。
盛世修典,太平建堂。修祠堂、拜家谱,就是荣耀列祖列宗,增进亲情互动,传承姓氏文明,就是精神价值感的时空满足。通过修家谱、建祠堂,民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,人们精神有所依托,行为有所敬畏。
民间有需求,宜疏不宜堵。我们需要引导,需要鼓励,需要向人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