巩伯公与巩国
巩氏得姓祖,公族,非王族三代世系。根据祖谱记载,大约文、武时候人士,营就商之旧国阙巩,制造盔甲武备,从巩昌起兵随武王伐纣,起到关键作用,《左传》所谓“阙巩之甲,武王所以克商也”。国成,担任公族大夫,管理公族,位列世家公卿。
巩国是春秋时期“周室卿采邑国”,巩国国君称作巩伯,所以巩国又称“巩伯国”。巩伯国是周朝时的诸侯之一,大约在三千年前立国。
巩伯国,是先周一个强大的诸侯国,是经营东方的门户。在周朝建立后,周公营建洛邑,住在巩伯国。巩伯国,是重要的支持力量。东周时期,巩伯国作为王畿,是保卫东周的主要力量。巩伯国北临黄河,西有洛水,东控虎牢关,南望嵩岳,地理位置十分重要。
巩伯国,其都城旧址位于在巩义市孝义镇西约3公里处,洛水北岸的康北村一带,欲称“巩王城”。康北村现存有一座红色阁楼,三层,高约十米,村人称之为红阁,其实原名应为巩王阁,是河南省一级保护文物。阁上镶有石碣一方,其铭文记载红阁仅是巩王庙的一座附属建筑,巩王庙是为了纪念巩伯国的创始人、巩氏的得姓始祖巩伯而建。巩王庙规模宏大,气势雄伟,面南,俯瞰洛水,有山门、大殿和东、西配殿等。早年,巩王庙香火颇盛,本地百姓络绎不绝到庙里上香祈福,外地巩姓也大老远跑来顶礼膜拜。
《世本·氏姓篇》、《左传》记载,鲁昭公二十六年(即公元前516年)被晋国所灭。晋国灭了巩国之后,因为巩国的位置属于“周王畿之地”,所以把巩国送给了周王室。
战国时,周朝分裂为东周、西周两国。楚国、赵国二国操纵了这个形势。东周国以巩王城为首都立国。东周国实际上是韩国的附庸,东周国后来被秦国灭。
秦汉以后,巩伯国的原址被置为巩县,一直沿袭至今,已有两千二百多年的历史,即现在的巩义市。后来,巩地被秦始皇划入三川郡。
山东省汶上县《姬氏志》有载:系出姬姓,周公族大夫巩伯之后。巩伯公,被巩氏后人尊为巩氏始祖。
《世本·氏姓篇》:巩氏,周王族大夫食采于巩为氏,有巩简公。
《潜夫论·卷九·志氏姓(第三十五)》:周氏、邵氏、毕氏、荣氏、单氏、尹氏、镏氏、富氏、巩氏、苌氏,此皆周室之世公卿家也。
《潜夫论》云:巩姓,周之世家公卿。又晋大夫有巩朔,望出山阳。
《路史·国民记》:巩国,周世侯伯之国。
孝敬父母的7个层次 《孝经》:夫孝,德之本也,教之所由生也。意思就是,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,一切品行的教化都是由孝行衍生而来的。简单地说,孝就是对父母知恩报恩。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一片孝心,只是做到的程度不一样而已。马斯洛曾经把不同人的追求分为5个层次,有人则把孝的不同程度分为7个层次。 孝的第一层次 ——保证自己身体健康 孟武伯曾经向孔子问:什么是孝? ...
古代宗祠建筑与传统家族文化 古代宗祠建筑和传统家族文化,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宗祠建筑是家族祭祀和宗族活动的场所,承载着家族的历史和文化传承。而传统家族文化则是家族成员之间密切联系和亲情互动的精神纽带,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 本文将从宗祠建筑和传统家族文化两个方面,探讨古代宗祠建筑与传统家族文化之间的关系。 一、古代宗祠建筑和传统家族...
联系我们
中国·山东
地址:济宁市任城区中德广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