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公亶父
古公亶父,姬姓,名亶(dǎn),又称周太王,又作周大王,豳(bīn,今陕西旬邑)人。上古周族的杰出领袖,西伯君主,周文王祖父,周王朝的奠基人。周武王姬发建立周朝时,追谥他为“周太王”。
据推算,古公亶父是轩辕黄帝第15世孙、周祖后稷的第12世孙,在周人发展史上是一个上承后稷、公刘之伟业,下启文王、武王之盛世的关键人物,是一位远见卓识的政治家、改革家、军事家,历史上的著名贤王。
古公亶父因戎狄威逼,率领族人由豳迁到岐山下的周原(今陕西岐山北),“复修后稷、公刘之业”,推行“务耕织、行地宜”的农业发展政策,实现了“行者有资,居者有畜积,民赖其庆”的局面,周族逐渐强盛,加之周太公“积德行义”,使得“国人皆戴之”,奠定了周人礼教文化和灭商的基础。
古公亶父的“亶”后,加一个“父”字,表示尊敬,并不是名叫“亶父”;“古公”也是尊称。因为他广施仁政,令不少部落归附,周灭商后,认为“王气”始于亶父,故追尊为太王。因此,后人又称他为“周太王”,他住过的地方叫“太王城”,他的墓叫“太王墓”。
周的先祖公刘是后稷的曾孙,《史记·刘敬传》载:“公刘避桀居豳”。豳的范围,东到子午岭,南到彬县、旬邑,西到泾川、灵台、镇原,北到华池、环县,土地平展,气候湿润,宜于耕作。公刘处豳后,经过多年的经营和发展,与其子庆节建立豳国,为周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《诗经·豳风·七月》和《诗经·大雅·公刘》就讲述了这一段历史。
带着子孙去祭祖 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,扫墓祭祖是一种重要的民间文化和习俗。这不仅是对先辈的纪念和敬仰,更是对家族历史和姓氏文化的传承。定期带着子孙参与这一活动,具有深远的重要意义。 一、弘扬孝道文化 培养孝心 讲究孝道,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。通过扫墓祭祖,子孙能够亲身感受到对先辈的敬仰之心,感恩之情。在活动中讲述的先辈事迹和品德,让子...
中华家规 家和万事兴 常言道,国有国法,家有家规。家规,是治家之方,齐家之本,兴家之道。树立优良的家规,家族才能长盛不衰,代代兴旺。几千年中国老家规,说到底就是一个字:和。父母和泰,兄弟和厚,夫妻和敬,子女和顺。正所谓,家和万事兴。 父母和泰 《格言对联》说:父母德高,孩子良教。意思是,有什么样的父母,就会有什么样的子女。父母,是儿女的榜样,更是家...
联系我们
中国·山东
地址:济宁市任城区中德广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