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 页>中华文明>文明古国

孝敬父母,要从好好说话做起!

最后编辑:2020/11/29   作者:秘书处  浏览:次  评论:

孝敬父母,要从好好说话做起!


父母越老,在孩子面前表现越弱,越是不敢大声说话,甚至不敢有自己的想法。这是因为,我们变了,变得很没有耐心,心底还有点看不起他们。在受伤害无数次之后,父母终于变成了一只小心翼翼的刺猬。所以说,做儿女的,请多一点耐心。

1、不埋怨父母的无能

心若计较,处处都有怨言;心若放宽,时时都是春天。若要计较,没有一个人、一件事能让你满意,包括你的父母。不要去抱怨“你应该是怎么样的父母”,而是提醒自己“我应该做怎样的儿女”。

2、不嫌弃父母的啰嗦

有一种幸福,叫父母健在。等到有一天,没有了这些啰嗦,你一定会很想他们。不要等到那一天,才后悔现在的言行。

3、不抱怨父母的抱怨

爱之深,责之切。如果你过得不好,父母比谁都要心疼。如果他们抱怨你,不管是具体到什么事上,都是因为太爱你,放心不下你。

4、不抱怨父母的迟缓

人最可怕的恶,就是不懂感恩,不去感恩。小时候谁的吃喝拉撒,都要靠父母,至少510年的时间。现在父母老了,言行举止都大不如以前了,这是人的自然规律,不要嫌弃他们磨磨蹭蹭,碍手碍脚。

5、不嫌弃生病的父母

生老病死,注定是任何人都无法躲避的自然规律。在人们还小的时候,父母可以舍弃一切,包括自己的生命,全力保护着自己的孩子,无微不至地抚养成人。生命轮回,父母老的时候,就该孩子报答恩情了,虽然再大的回报都不足以偿还父母的恩情。

百善孝为先。有机会伺候和孝敬父母,是孩子最大的福报。许多人内心爱父母,往往会表现得口心不一,常常会不经意间就伤了老人的心。世间最悲凉的事情莫过于,含辛茹苦把儿女养大,白发苍苍之际 ,却在儿女面前还要小心翼翼。

子欲养而亲不待。孝顺父母,先从和颜悦色,好好说话开始!



           
最新资讯
  • 香火千年——民间祭祖文化中的家族传承密码

    香火千年 ——民间祭祖文化中的家族传承密码 清明时节的细雨里,福建土楼中林氏族人齐聚祠堂,白发族长带领青壮子弟按古礼祭拜;冬至日的晨光中,山西大院里张家族人将新修家谱恭敬地供上神龛。 这些延续千年的仪式,正是中国民间祭祖文化最鲜活的注脚。祭祖绝非简单的仪式重复,而是一个家族传递血脉记忆、塑造集体人格的姓氏文化基因工程。 祠堂里的时空对话 浙江兰溪诸...

  • 血脉里的江山 ——家谱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根系

    血脉里的江山 ——家谱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根系 翻开一本泛黄的家谱,指尖触碰到的不仅是纸页的纹理,更是跨越千年的生命密码。在那些密密麻麻的姓名背后,隐藏着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奥秘。家谱,这一看似朴素的家族档案,实则是中华文明最深层的精神根系,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。 中国家谱,不同于西方贵族谱系的炫耀性记录,而是普通百姓皆可参与的文化实践。一本家谱,...

Contact US

联系我们

ADD

中国·山东

13905379276 0537-2210678

地址:济宁市任城区中德广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