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门忠良巩其树
巩其树,本名巩振翮(he),今河北省临西县老官寨镇郑庄村人,生活于大清咸丰至光绪年间。他从一个讨饭娃成长,后来官升至都司,其间走过了异常艰难曲折的道路。
巩其树幼年时家境贫寒,曾一度以讨饭谋生,虽然出身寒微,但其立志高远。他看到积贫积弱的中国内患丛生,还一再受到外国列强的欺负,于是立下了舍生报国的志向。少年之时,讨饭之余,他常偷偷跑到半里外的魏庄,向其族兄武举人巩振海学习武艺。巩振海见他力大无比,而且聪明伶俐,又爱学习,便倾其所学,精心教导。除教习枪棒之外,还教他读书,教授兵书韬略。到十七八岁的时候,他已经是“十八般武艺”样样精通。
这一年,临西县遭遇灾害,民不聊生,官匪为祸,这时他便有意去关外闯一闯。他向族兄巩武举说了他的想法,巩武举非常支持,给了他盘缠,还送给他一匹健骡。于是,他便只身下了东北。
他晓行夜宿,不止一日,来到山海关地面。这一天正行之间,碰见一股匪兵。贼人见他只身一人,又不像是有身份的,而且年纪轻轻,便下手抢了他的骡子。他虽然有一身的武艺,怎奈对方人多势众。眼看着骡子被牵走,他心里焦急万分。无奈之间,他步行出关。
为了糊口,他给东北一家煤窑担起了“土篮”,成了担煤工。这一年,东北战事频繁,他便毅然参军,加入了“绿营兵”。在军旅中,他如鱼得水,很快被提拔为一名军官。战场上,他表现勇敢,武艺超群,加上他深谙兵书,很有谋略,就很快从把总提升至千总,进而升至守备,受命镇守北京的东北大门古北口,抵御沙俄势力的骚扰。由此,他保得一方平安,逐渐成为一名良将。
在一次战斗中,他单骑探险,被敌人发觉,数百骑敌兵对他紧追不舍。恰在这时,前面出现了一道深、宽均丈余的壕沟。眼见后面追兵来的紧,他双腿一用力,马鞭一挥,战马嘶地一声长鸣,早已跨越了壕沟,扬长而去,惊得敌兵目瞪口呆。巩大人跃马脱险的故事,从此成了当地的一段佳话。
在古北口的时间里,除圆满地完成防御任务外,他还勤政于民,重视农桑,帮助百姓生产,减免百姓赋税,关心百姓疾苦,深受当地百姓士绅的爱戴与欢迎。为彰扬巩大人的德政,当地百姓为其修建生祠,送“万民伞”。朝廷闻之,钦赐黄马褂,并升其为都司(正四品)。
在古北口任上,他娶了一位武将门中的小姐为夫人,对他帮助很大,后依例被皇上诰封“恭人”。他们的儿子巩步亭,在光绪年间中了武举,在他军中任职。他终身戎马,一直到八十多岁,无疾而终,卒于任所。
欢迎关注巩氏网
微信公众号:zhgslyh
巩氏网编辑:139-0537-9276
联谊会会长:171-9037-5276
巩氏QQ群:682400816
巩氏专用QQ号:1712592179
巩氏官方网站:www.gongshi.org.cn
巩氏家族联谊会专用邮箱:gsjzlyh@126.com

香火千年 ——民间祭祖文化中的家族传承密码 清明时节的细雨里,福建土楼中林氏族人齐聚祠堂,白发族长带领青壮子弟按古礼祭拜;冬至日的晨光中,山西大院里张家族人将新修家谱恭敬地供上神龛。 这些延续千年的仪式,正是中国民间祭祖文化最鲜活的注脚。祭祖绝非简单的仪式重复,而是一个家族传递血脉记忆、塑造集体人格的姓氏文化基因工程。 祠堂里的时空对话 浙江兰溪诸...
血脉里的江山 ——家谱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根系 翻开一本泛黄的家谱,指尖触碰到的不仅是纸页的纹理,更是跨越千年的生命密码。在那些密密麻麻的姓名背后,隐藏着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奥秘。家谱,这一看似朴素的家族档案,实则是中华文明最深层的精神根系,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。 中国家谱,不同于西方贵族谱系的炫耀性记录,而是普通百姓皆可参与的文化实践。一本家谱,...
联系我们
中国·山东
地址:济宁市任城区中德广场